2025年4月15日   來源:環聯社

中國股份制大行、中小銀行最近陸續下調銀行存款利率,中長期限存款利率降幅在10BP~50BP不等。目前,多數銀行的定期存款的利率普遍低於2%,邁向「1時代」。業內專家認為,銀行密集調降存款利率一方面是為了壓降負債端成本,緩解日益增加的息差壓力;另一方面,今年年初,中國人民銀行多次提及「擇機降息降准」, 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也與宏觀政策方向相契合。

疫情之後,中國經濟緩慢復甦,而中國貨幣政策正通過結構性調整應對。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,包括股份制銀行、中小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密集下調存款利率。

數據顯示,2024年7月國有大行率先啟動利率調整後,股份制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普遍降至1.55%,3年、5年期利率更跌破2%‌56。至2025年4月,中小銀行長期限存款利率普遍進入「1.3%-1.8%」區間,與國有大行利差收窄至10BP以內‌。

隨着中美關稅爭端導致出口承壓,國內製造業企業面臨成本上升與外部需求收縮的雙重挑戰。在此背景下,銀行系統通過下調存款利率降低負債成本,進而為貸款利率下行創造空間。這一調整不僅是銀行緩解息差壓力的市場行為,更深層次折射出國家在複雜國際經貿環境中的政策導向。

利率下行直接緩解了企業的財務壓力。以貸款規模1000萬元、期限3年的製造業企業為例,利率每下降10BP,年均利息支出可減少1萬元。

對普通民眾而言,存款利率進入「1時代」正在改寫家庭資產配置邏輯。以20萬元3年期定存計算,利率從2.05%降至1.65%,到期利息減少2400元‌。這推動居民儲蓄向多元投資渠道分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