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8日   來源:香港01新聞網

美國總統特朗普(Donald Trump,又譯「川普」)宣布「對等關稅」計劃,引發全球市場震盪。而台灣不採報復手段回應,並願從零關稅談起。前美國國務院亞太經濟合作會議(APEC)官員王曉岷(Robert Wang)周一(7日)向台媒表示,台灣和解態度與中國大陸採取報復性關稅回敬美國的做法對比鮮明,並認為非正式談判可能很快開始。不過有學者提到,台美恐怕難以推動類似「美墨加貿易協定」的協議。

面對特朗普廣徵10%基準關稅外加32%的對等關稅,台灣妣總統賴清德日前表明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,並指出關稅談判可以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,從「零關稅」開始談起。相反,北京回敬美國34%的新關稅,而特朗普宣稱會再加碼50%的新關稅。英國廣播公司(BBC)中文網形容,中美貿易戰進入「互掐脖子」階段。

王曉岷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,賴清德的和解回應會受到美方的歡迎,尤其是在與北京立即採取報復行動形成鮮明對比下。此外,台灣拋出研究擴大美國貨品進入台灣的方式,應該是展開談判的良好起點。

華府智庫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(ITIF)負責全球創新政策的副總裁埃澤爾(Stephen Ezell)也認為,特朗普政府會歡迎降低美台關稅的討論,並認為特朗普政府似乎希望將10%的關稅,作為所有進口產品輸美的基本門檻。

王曉岷推測,台美非正式談判可能很快就會開始,但這或會只是聚焦當前的關稅問題,而非長期協議,但他認為仍有利雙邊關係。

埃澤爾則指出,基金會認為對台美雙方而言,達成像美墨加貿易協定的協議無疑是值得追求、稱讚的目標。不過如此規模的協議談起來非常複雜、耗時。美國貿易代表署(USTR)旗下單位相當捉襟見肘,因此台美恐怕難以推動類「美墨加貿易協定」協議。他認為,短期內,台美雙邊投資協定這類的條約可能較為可行,而長期目標或許是完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。